登录注册
西南大学论坛 > 西大灌水 > 浏览当前帖子 最新帖子进站窗口排行在线会员搜索帖子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迎新贴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浏览量  2408      回帖数 5
舞出我人生    等级  

楼主 发表于  2017/3/9 4:19:24    编 辑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迎新贴

我谨代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欢迎各位学弟学妹的到来
下面为大家介绍如下情况:
【1】学院介绍
【2】专业介绍
【3】居住园区和条件
【4】学生组织
大家还有什么其他问题想问的可以在下面回复~欢迎大家加入电信院2016级迎新群,群号:569942913
PS:此贴勿水



ms的论坛    等级  

2 楼 发表于  2017/3/9 7:51:49    编 辑   


学院简介】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起源于1996年成立的西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是我国西部地区较早开展电子信息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专业大类覆盖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学院拥有由“千人计划”专家和“长江学者”领衔的强大师资队伍。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培养从事各类电子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研究、设计、应用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院开办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校特色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为原则,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djdsd    等级  

3 楼 发表于  2017/3/9 10:11:03    编 辑   


【历史沿革】 
1940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成立,设置理化学系,建立电磁学及无线电学课程组,开设《电磁学及无线电学》课程。 
1946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课程调整,将《电磁学及无线电学》分拆,单独开设《无线电学》课程。 
1950年8月,西南师范学院成立,设理化系物理组,我国著名的电子学家、教育家、我国雷达研制的先行者谢立惠教授由重庆大学调入并负责筹建工作,并担任首任院长,工作时间长达8年。 
1952年11月12日,成立物理学系设无线电课程组。 
1953年8月,四川、贵州、云南三省的三所师范院校物理学系合并到西南师范学院物理学系。 
1960年,物理学系设立无线电教研室。 
1960年-1961年,物理学系开办无线电物理专业。 
1966-1973年,因“文革”停止招生7年。 
1984年,开办夜大学,招收电子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生。 
1987年,招收首届应用物理本科学生。 
1993年,应用物理专业更名为信息工程专业。 
1994年,信息工程专业招收首届本科学生。 
1996年10月,成立电子信息工程系,与物理学系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运行。信息工程专业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00年5月,刘光远教授获教育部高校学校骨干教师专项资助。 
2003年6月,学校撤销原物理学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建制,成立物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03年9月,学院获准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3年,申报获准开办通信工程专业,并于2004年招生。 
2005年7月,西南大学组建后,物理学院更名为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更名为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两院仍然合署运行。 
2006年,西南大学进行组建后的首次专业调整,开办于2002年的原西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教师并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0年9月,学院成功申报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点。 
2011年9月,刘光远教授获准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实现西南大学该类项目零的突破。 
2012年8月,学校成功引进“长江学者”廖晓峰教授团队,成员包括:长江学者廖晓峰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学者李传东教授、杨小帆教授、郭松涛教授。。 
2012年9月,学校决定独立设置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同时决定将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12年创办的信息工程专业(原专业名称为信息科学技术专业,2012年9月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将原信息工程、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物理工程三个专业合并为信息工程专业)和工程技术学院2004年创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入。学院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毕均明,院长为“长江学者”廖晓峰教授。
2012年10月,学院获准计算智能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3年3月,学院正式搬进新址办公,全新独立运行。
2013年3月,李传东教授获评重庆市“巴渝学者”。 
2013年7月,成功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杨元元教授。 
2013年8月,廖晓峰教授、杨元元教授入选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2013年9月,学院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面上项目4项。 
2013年9月,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庆市一等奖4项,全国二等奖3项。 
2013年10月,段书凯教授成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1号客店    等级  

4 楼 发表于  2017/3/9 13:39:00    编 辑   


【师资力量】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较早开展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著名的电子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协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雷达实验参与者、西南师范学院前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前院长、一级教授谢立惠先生是该学科的元老,曾在这里工作生活长达8年。 
学院现有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杨元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廖晓峰教授领衔的强大师资队伍,人才梯队完备。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40余人,其中,国内外知名大学、国家级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有23人,正高级职称11人(二级教授3人),副高级职称14人。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百千万高层次人才计划1人、巴渝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博士生导师7人。 
骨干教师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博士生导师杨元元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廖晓峰教授;巴渝学者、博士生导师李传东教授;“百千万人才”、博士生导师刘光远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郭松涛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博士生导师段书凯教授等。



领袖美食    等级  

5 楼 发表于  2017/3/9 16:14:53    编 辑   


【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与处理、信号处理与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 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掌握电子信息系统、信号处理的分析、设计、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4. 掌握信息获取、管理、应用等的软硬件基本知识和技术; 
5. 具有开发、调试、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6. 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要求;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电子器件技术,能够在微电子、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集成电路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制造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生要求在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在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等方面接受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2. 掌握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掌握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测试技术; 
4. 具有电子技术、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实验能力; 
5. 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学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 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具备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备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经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 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掌握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 
4. 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技术; 
5. 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 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lcc888    等级  

6 楼 发表于  2017/3/9 18:18:20    编 辑   


【宿舍介绍】 
寝室、教室都有WIFI和空调,虽然网费、电费不是很便宜。因为学院从物理学院分离出来以后就位于南区了,所以住宿区应该都会在南区。目前大一的男生是住楠二,女生住楠园九舍。大二的是在楠园和竹园。所以说下一届的新生应该也是在竹园或是楠园,具体在哪就看学院领导的手气了,住两人间、四人间、六人间就看各自运气了。如果住在楠园,吃饭你可以去楠二食堂、楠一食堂、快乐食间和美食城。真心觉得楠园是个好地方,人多吃的多,离四运和学院超近,甚至出校和坐校车都很近。而如果住竹园的话,吃的方面倒也不差,竹园食堂三楼绝对能满足你,竹园其实就在楠园上面百来米吧……除了出行稍微远了些,还要爬一个大坡外,其他都还好。


1
表情
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swu.xywlt.com  Processed in 0.48